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职业与环境卫生
职业与环境卫生
返回上一页

炎炎夏日,中暑不可小觑!

发布日期:2025-07-31浏览次数:0

  我们常说的“桑拿天”不仅温度高,湿度也大,极易引发中暑。让我们一起了解高温中暑,为夏日健康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失去过多水分和电解质引起的一种疾病。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二、中暑的类型

  中暑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3类。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除以上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C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类,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

  热痉挛: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可能是因为钠盐丢失引起的热痉挛,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如果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等症状,或伴有眩晕、晕厥等症状,可能是因为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

  热射病:是在高温环境下突然发病,表现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C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三、发现中暑怎么办?

  如果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并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物。

  如果出现肌肉痉挛,除了上面说的处置措施,还要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

  如果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激动、言语不清、易怒和(或)昏迷等症状时,要即刻就医或呼叫救护车。

四、避免中暑,记住这6点

1.减少外出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外出,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2.遮阳避暑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3.及时补水

  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4.随身携带解暑药

  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5.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

  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不过,蛋奶以及鸡、虾、鱼等白肉还是要吃的。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文章来源: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