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Air Cleaner)是对室内空气中一种或多种目标污染物具有一定去除能力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空气净化器》GB/T 18801-2022)。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然而,如果不正确选择和使用空气净化器,可能会导致效果不佳。那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空气净化器呢?
一、正确选择空气净化器
家庭选购空气净化装置时,首先要确定净化目的,即净化何种污染物,有针对性的选择,才可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程度。不同原理的空气净化器技术都有一定的优势,但也相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过滤式:对于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及其上面附着的细菌、病毒等,主要采取物理过滤方法净化,有时还结合吸附和消毒等方法,组合成空气净化器。其特点是除尘效率高。
吸附式: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主要用于处理低浓度的VOCs、SOx、NOx和异味,这种空气净化器通常以活性炭、硅胶、分子筛和氧化铝等作为担体,浸渍一些活性化学物质,或者与这些活性物质混合,经过适当处理制备成复合净化材料。优点是能够同时对多种空气污染物起到催化氧化、中和及吸附作用,去除效果更加显著,环境温度变化不会引起已经吸附的污染物脱附,使用寿命长。
冷凝式:对于一些高沸点(即低挥发性)的有害气体,通过将操作温度控制在其沸点以下,则可将这些有害气体冷凝下来,从而达到了除去这些气体的目的。对中等和搞挥发性的VOCs回收效果不佳,且设备和使用费用都比较高,主要用于工业场合,不太适合一般室内空气。
膜分离式:膜分离法是一种新的高效分离方法。在室内环境的治理中,主要使用的是气体分离膜。由于膜分离法的流程简单、回收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应用还不广泛。
光催化氧化式:光催化氧化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污染治理的最新技术,常用的光催化剂有TiO2光催化剂,它利用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将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一些异味气体分解为无臭、无害的无机物甚至是水和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对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杀灭。
低温等离子体式: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近年来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有可能作为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手段来处理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及难降解物质,在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中将具有良好的前途。
二、科学选购空气净化器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空气净化器》(GB/T 18801-2022)一台真正有效的空气净化器要做到“三高一低”:
高洁净空气量:洁净空气量(CADR)是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指标,CADR值越大,净化器的净化能力越强,净化效果越好。
高累计净化量:累计净化量值越高,净化的污染物越多,滤网寿命越长。
高能效值:高能效值,值越高,越省电。
低噪音量:仪器工作噪音一般低于50分贝属于相对安静的,选购时可以观察样机进行直观感受。
三、科学使用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要达到净化效果,必须根据房间面积、净化器的功率和净化效率等选择和使用,持续开启一定时间后才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定期维护
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网等净化部件是保证净化效果的关键部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效。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净化效果明显下降或者开启空气净化器以后发现有异味,要及时更换过滤材料或清洗过滤器。或者,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更换。
2.摆放位置
尽量放在距离污染源近的位置,同时,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空气净化器的进出风口。
3.注意开窗通风
空气净化器只能净化室内空气,不能替代新鲜空气。因此,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好时,应注意适当开窗通风。
空气净化器是一种重要的家用电器,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是,合理选择和使用空气净化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文章来源: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