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知多少

发布日期:2024-08-16浏览次数:0

      什么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是由多种病原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0型(EV70),其次为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A24v)和腺病毒3、7、8、11、19型及37型的变异株。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传播?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发病后的2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为:眼→手、物品、水→眼的途径接触传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夏秋季多见。幼托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发生暴发流行。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型别或同型别病毒再次单独感染,也可发生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自然病程7-10日,可自愈。
      起病急,常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自觉症状很快加重,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及水样分泌物,有时为血性分泌物。耳前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下肢弛缓性麻痹、面神经麻痹等。
      家人患病怎么办?
      1.及时就诊,治疗期间可以抗病毒联合抗生菌素药物治疗;
      2.隔离:居家隔离,期间尽量避免外出,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 
      3.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充分休息;不可游泳、佩戴隐形眼镜或美瞳;
      4.饮食:加强营养有助于恢复;
      5.卫生习惯:少揉眼、勤洗手。
      怎样预防?
      1.避免直接接触:避免与患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人亲密接触;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
      4.不要与他人共用眼药水、化妆品及其它可能接触眼睛的药品或用品;
      5.在流行期,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玩具等要注意消毒;
      6.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文章来源:浙江省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