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消毒宣传

发布日期:2025-03-21浏览次数:0

  在幼儿园这个孩子们的欢乐天地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一旦诺如病毒“闯入”,消毒工作便是守护孩子们健康的关键防线,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当诺如病毒来袭,首当其冲的是对被污染环境的消毒。对于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区域,尤其是出现呕吐物或粪便的地方,需立即行动。使用含氯消毒剂是有效的消毒手段,将其按照合适比例稀释后,用拖把、抹布等工具仔细擦拭地面、墙壁、桌椅等表面。比如,对于诺如病毒污染的地面,要确保消毒液完全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再进行清洁,这样才能有效杀灭病毒。对于玩具、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孩子们高频接触的物品,更要频繁消毒,让病毒无处遁形。

  处理呕吐物和粪便时,消毒操作必须规范且谨慎。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蘸取足量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完全覆盖呕吐物或粪便,小心清理到专门的垃圾袋中扎紧袋口。然后,对污染区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之后再用清水清洁干净。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佩戴口罩、手套,避免自身感染。

  幼儿园食堂的消毒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餐具每餐使用后,可采用高温蒸煮的方式消毒,将餐具完全浸没在水中,煮沸15——30分钟。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按照规定浓度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食堂的案板、刀具、炊具等也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食材处理区域的地面、墙壁同样需要定时消毒,保证食品安全环境。

  消毒频次需严格把控。在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教室、活动室等每天至少进行2—3次全面消毒,卫生间则每2—4小时消毒一次。一旦发现有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所在班级及周边区域需立即进行应急消毒,增加消毒次数,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消毒不仅是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责任,家长们在家中也应积极配合。当孩子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症状时,家中的地面、家具、孩子的玩具等都要及时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后,要注意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减少消毒剂残留。

  消毒是防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传播的有力武器。幼儿园和家庭携手,严格落实各项消毒措施,才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屏障,让他们远离诺如病毒的侵害,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