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热,又到了猩红热高发的季节,一般情况下,猩红热的高发季节,在每年的春夏季和冬季。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为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儿童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并发症为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手、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托幼儿童和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
发烧通常是猩红热的首发症状,多以中低热为主,也有的高达39℃~40℃,伴有寒战。临床表现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临床以普通型多见,患儿一般都预后良好,少数患儿会有加重的可能。
猩红热显著症状
猩红热有一个显著症状全身起疹子,其症状和麻疹、手足口病等儿童出疹类疾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是全身性的弥漫性的充血性皮疹,还有一种像鸡皮疙瘩一样的凸起,比较均匀,摸着比较粗糙,这是皮疹的一个主要特点。另外,猩红热皮疹的痒感可能不是特别显著,因为它并不是过敏性皮疹。
还有一部分病人舌头也会出皮疹,表现为杨梅舌、草莓舌。
大概一周左右,皮疹就会消退,同时会出现脱皮的现象,身上表现出米糠样脱屑,手脚严重的话会出现膜状脱皮,一层一层地掉皮。
家长可根据孩子出疹的时间和形态进行初步的判断。无论是出皮疹或者后期出现脱屑的情况,只要科学护理,基本不会留下疤痕。
对付猩红热,用药+护理不可少
得了猩红热,要及时就医,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为了治疗彻底,一定要遵从医嘱,按完整疗程吃药。
专家提醒,治疗猩红热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如出现可疑猩红热症状,应尽早就医,确诊后遵医嘱服用抗生素。一般疗程推荐10天,如果疗程不够,链球菌可能激发后期的一些免疫反应,比如肾小球肾炎、风湿热。这跟它早期是否进行了足疗程的抗菌药物治疗是相关的,足疗程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家长在照顾居家隔离患儿的时候,要做好自我防护。猩红热的传染性比较强,成人也可以得这个病,但是一般不会表现为典型的猩红热症状。如果成人成为无症状带菌者,也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
休息+隔离+通风
猩红热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方可解除隔离。
注意多休息,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房间多开窗通风。
口腔护理: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猩红热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
管理传染源:如果孩子确诊猩红热,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病好后方可回校。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室内勤通风.猩红热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小孩到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地方,如去尽量佩戴口罩。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书桌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可以户外暴晒1~2小时。
提高孩子免疫力: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免疫力!
(来源:东莞疾控、综合广州日报、广东疾控、人民日报、传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