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关注饮水卫生

发布日期:2024-07-02浏览次数:0

      1.安全饮水习惯
      煮沸:煮沸是最简单的消毒方法,自来水煮沸后,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基本被杀灭,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也能被去除,因此建议居民饮用烧开后的水。烧水时,建议在水烧开后再沸腾1-2分钟,这样既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又能使水中氯气及可挥发性物质因蒸发而减少。
      2.饮料不能替代饮用水
      饮料与水不同,通常含有添加的糖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香精等多种成分,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过多糖分摄入可能增加龋齿、肥胖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过多咖啡因摄入可能会影响睡眠和心率;过多含有防腐剂、人工色素和其他添加剂的饮料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科学饮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是1500-1700毫升。饮水量与年龄、季节、运动量、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建议饮用白开水,不喝过烫的水或大量饮用冰镇饮品。主动足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饮用;饮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暴饮。清晨空腹饮水,改善体内缺水状况,降低血液黏稠度;根据出汗量及时补水,以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4.饮水结垢和出现漂浮物
      水垢的产生主要和水质硬度有关,水质硬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水垢。水在加热蒸发后,钙、镁离子的不溶性盐类如碳酸钙、碳酸镁等成分从水中析出,粘附在烧水壶底部形成水垢。
      经成分检测,饮用水表面的白色漂浮物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为加热过程中,钙、镁等矿物质元素和水中的氢氧根、碳酸氢根结合形成的不溶于水的混合物。
(来源: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