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蝌蚪想要变青蛙,这一“碘”可不能少

发布日期:2024-06-04浏览次数:0

      一、变态需要碘
      我们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也知道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青蛙。但是,如果水中缺碘,小蝌蚪即使变成大蝌蚪,也并不能变成青蛙,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表明从水栖幼体变态发育至陆栖成体,尾部肌肉的退化消失、四肢骨骼的重构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均是在甲状腺激素的精密调控下完成的。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就不足了,因此小蝌蚪的变态发育就受阻了。
      二、鳟鱼需要碘
      无独有偶,在1909-1914年期间,美国人默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发现碘与养殖场鳟鱼(trout)甲状腺肿大的发生关系密切,而海鱼从未发现有甲状腺肿大。将碘加入水中后,鱼的甲状腺就会恢复正常。
      三、生长需要碘
      胎儿所需的碘靠母体供给,母体严重缺碘,胎儿的各个器官就发育不正常,因而造成流产、早产、死产,或者胎儿大脑、内耳、神经、肌肉、骨骼的发育障碍;胎儿出生后,由于先天的发育障碍,便会成长为呆傻、聋哑、瘫痪、矮小的克汀病人;胎儿晚期或出生早期严重缺碘则会成长为智力低下或单纯性聋哑的亚克汀病人。成人缺碘,制造甲状腺素的甲状腺为了获得更多的碘,就要以增生代偿的方式加大“工作量”,这使得甲状腺从弥漫性甲状腺肿阶段经过反复的过度增生和复原,转变为结节性甲状腺肿。Basil Hetzel 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碘缺乏病的概念,包括了缺碘对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全部影响。
(来源:中国地方病防控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