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食野”5项注意

发布日期:2024-04-28浏览次数:0

      1.要合理采摘。野菜不可随意采摘,最好到开阔的郊外,远离垃圾堆、污水沟、大路两旁。对于不认识、不清楚、不明来路的野菜不要食用,以免误服有毒野菜。
      2.烹饪之前要浸泡。野菜食用前一定要放在清水里浸泡2个小时以上,并且最好再用热水焯一下,尽可能地去掉某些野菜中潜在的毒素。
      3.适合的进食方法各异。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烹饪食用方法,做不好是难以下咽的。常见食用方法推荐如下:
      树上的“野菜”不宜炒着吃,如榆树钱等,最好蒸吃。
      苣荬菜蘸酱油生吃,苦中生香,适口味足。
      马齿苋、海乳草、水芹菜和马兰头等,宜于水焯后凉拌吃,这样可去掉苦涩味。
      黄花菜、香椿、蕨菜等可晒成干菜或盐腌,随吃随用,十分方便。
      另一些如龙牙草、苦凉菜和蒌蒿等,可煮浸去汁后炒食。
      扁竹草、鸭跖草等,可掺和玉米面蒸食,味道清香,令人回味。
      4.一次不可过量。由于很多野菜的营养成分还没有明确,烹调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适当,导致某些人食用野菜后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多数野菜性寒味苦,能败火,但多吃会伤及脾胃,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因此,不管是什么野菜,尝尝新鲜即可,不要长期和大量食用。
      在餐桌上,野菜只能作为辅助菜,而不能替代其他青菜。如果吃野菜后出现周身发痒、水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马上到医院诊治,以免拖延,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
      5.野菜不可久置。野菜采摘之后应尽快选用合理的方法食用,不要隔夜存放,或放置时间过久,否则可能有毒素产生,并且大量的营养素有可能被破坏。
      另外,有些野菜与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禁忌,常服止痛药、磺胺类药或易过敏者,吃时应该慎重。
(来源: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