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普通民众如何预防布病

发布日期:2024-04-10浏览次数:0

      1.什么是布病?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因为布病可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低下,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所以俗称“懒汉病”。
      2.得了布病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人患病后主要表现为持续反复发热、大量出汗、浑身没劲、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3.布病的感染动物有哪些呢?
      人间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及带菌的羊、牛、猪和鹿,特别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
      4.布病的感染途径有哪些呢?
      (一)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如从事接产、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等人员,从事布病防治的医生、兽医、检验人员等在工作时接触病畜或病畜产品。
      (二)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体内。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喝生牛、羊奶,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经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携带布氏菌的飞沫、尘埃。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5.普通民众如何预防布病?
      对普通民众而言,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喝生奶。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
      (二)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高温即可杀灭。因此,生鲜奶要“三煮三沸”后方可饮用;
      (三)家庭用的菜刀、案板、餐具等,要做到生食、熟食分类使用;
      (四)对未经检疫或来路不明的牛羊肉、病死畜的肉,必须坚决做到不买、不吃、不接触。
 转自:西安疾病控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