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潮接踵来袭,多地启动“速冻模式”。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为寒冷冬季首选的续命利器。说到吃火锅,吃货们最讲究的是那一口“嫩”。为了达到鲜嫩的口感,民间流传着各种“火锅秘笈”:毛肚“七上八下”,鸭肠“提三下摆三下”......然而,这样的吃法并不可取,存在着寄生虫感染的巨大隐患。
引起寄生虫感染的根源并非火锅本身,而在于肉类和蔬菜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幼虫或虫卵;且在涮的过程中,这些食材未经彻底加热煮熟,寄生虫虫体或虫卵未被杀死,人体摄入后导致感染。
食用未经煮熟的肉、蛋、奶及其相关制品可能导致弓形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溪蟹、鱼虾等可能导致肺吸虫病、肝吸虫病;如果蔬菜未洗净或受到污染,食用后可能引起蛔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肝片形吸虫病、姜片虫病等蠕虫感染性疾病。
囊尾蚴病
囊尾蚴(猪带绦虫幼虫)寄生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或“豆猪肉”。将含有囊尾蚴的“米猪肉”吃下后,囊尾蚴进入人体小肠发育至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虫卵或孕节片被误食后,在人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引起囊尾蚴病。囊尾蚴可以寄生在人体皮下、肌肉、脑、眼、心、舌、口、肝、肺等多个部位,其中脑囊尾蚴病最为严重,可引起头痛、呕吐、癫痫样发作,甚至死亡。
旋毛虫病
如果吃了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羊肉等,可能感染旋毛虫,引起旋毛虫病。旋毛虫幼虫寄生在人体横纹肌细胞内,感染后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发热、水肿以及全身肌肉剧烈疼痛,尤其以小腿腓肠肌痛最明显。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虽然弓形虫的终宿主是猫科动物(如家猫),但哺乳类、鸟类和人都可作为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如果不小心食入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羊肉、牛肉、猪肉等肉类或蛋、奶后,可能引起弓形虫病。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多组织、多器官损害,常累及脑和眼部,引起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和精神失常、视力突然下降等。孕妇感染弓形虫则可能引起胎儿畸形以及流产、早产和死产。
蠕虫感染性疾病
如生食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虫卵的蔬菜,可能引起蛔虫病、鞭虫病等,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儿童感染后可能导致发育迟缓、智力受损。
如果生食被姜片虫或肝片形吸虫囊蚴污染的茭白、水芹、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则可能患姜片虫病或肝片形吸虫病。姜片虫病可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肝片形吸虫病除造成胃肠道不适外,还可引起胆管阻塞、胆管炎、胆绞痛、黄疸、肝大等肝胆症状。
如果食入被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污染的蔬菜,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该病主要特征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或脑膜脑炎,主要表现为急性剧烈头痛并伴有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
如果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野生淡水溪蟹、蝲蛄,有可能感染肺吸虫,引起肺吸虫病。肺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肺脏,可引起发热、咳嗽、咳痰、咳血、胸闷等症状。当肺吸虫移行到大脑时,可引起剧烈头痛、癫痫、视力下降,甚至偏瘫、失语症;当肺吸虫游走在皮肤下面时,可以看到皮下小结节。
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
吃生鱼片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可能感染肝吸虫。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肝吸虫是国际癌症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类致癌生物,是肝胆管癌和肝癌的重要诱因生物。感染肝吸虫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饱胀、腹泻、肝区隐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肝硬化和腹水,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管阻塞等,甚至引起肝胆管癌。
温馨提示:
病从口入,为避免涮火锅时感染寄生虫,吃火锅时应做到如下两点:
各类肉制品要煮熟煮透,涮煮食材时需保持一定的时间,至少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目测鸡肉、鱼肉变成白色,猪牛羊肉变成浅褐色,虾蟹变成橙红色,才能入口。当加热食物的体积较大时,还要延长加热时间。
蔬菜洗净烫熟,生熟刀具等分开,蔬菜要清洗干净,尽量烫熟后食用。另外,不要用盛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器皿盛放蔬菜以及直接入口的食品;处理生、熟食品的刀具和砧板须分开,加工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须彻底清洗后才能再次使用。
如果对降温最大的尊重是酣畅淋漓地吃一顿热热的火锅,那么对身体最大的尊重就是:
要!煮!熟!
(来源:江苏寄生虫病防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