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一直说“小儿麻痹症”灭绝了,但为什么还要打脊灰疫苗?

发布日期:2023-12-29浏览次数:0

      “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故有此俗称。
      人体感染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肢体瘫痪而留下残疾,严重者甚至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病人、隐性感染者都是脊灰病毒的传染源。脊灰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通过粪便排毒时间较长,在整个病程中或病后数周仍可排出病毒,通过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而传播。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我国自1965年起开始全国范围内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2000年我国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本土再无脊灰野病毒传播,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全球范围内还没有消灭脊灰。非洲2022年报告多例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近期,我国的邻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均报告了新增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我国仍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性风险。
      2023年8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脊灰病毒的传播风险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脊灰仍然至关重要,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措施!
      ①口服Ⅰ型、Ⅲ型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橘红色液体滴剂或白色固体糖丸);
      ②注射用脊灰灭活疫苗(IPV,包括含IPV成分联合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为:2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IPV),4月龄和4周岁各口服1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2023年1月1日起,江苏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由“2剂IPV+2剂bOPV”调整为“4剂IPV”,2022年11月1日(含)后出生的儿童,按照调整后的“4剂IPV”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儿童2、3、4月龄各接种1剂IPV基础免疫,18月龄接种1剂IPV加强免疫。2022年11月1日前出生的儿童,按照调整前的“2剂IPV+2剂bOPV”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适龄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接种脊灰疫苗,遵循“知情、免费”的原则。
      为了孩子健康家长们请及时带小朋友接种脊灰疫苗
 
(文章来源:预防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