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自救互救!这些事项要牢记

发布日期:2023-10-13浏览次数:0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增强公众的避灾自救意识,掌握避灾自救互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避灾自救互救能力,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 台风
      ①检查电路,关好并加固门窗。
      ②从危旧房屋中转移至安全处。
      ③在外遭遇风灾,应伏下身,降低重心,尽快进入房间或寻找坚固遮蔽物等避风地躲避。
  • 驾车途中遭遇风灾,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 空旷地带遭遇风灾,可以几人抱团蹲下。
  • 在水面上(如游泳)遭遇风灾,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 洪涝
      ①洪水袭来,迅速向高地、楼房等高处转移暂避。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
      ②平房应准备沙袋放置门口,防止洪水灌入。
      ③如果不幸被卷入到洪水中,一定要抓住固定的或者有浮力的东西。
      ④设法在固定处救助被溺者,向其抛救生圈、绳索、泡沫塑料、木板,或将树干、树枝抛过去。溺水者被救出后,应迅速进行现场急救:一是通畅呼吸道;二是倒水;三是心肺复苏。
  • 如果车辆在洪水中出现熄火现象,或不幸陷入水中,应果断弃车立即逃生。
  • 不要企图穿越被水淹没的公路,防止车陷水中难以逃离。
  • 洪涝发生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煤气阀门。
  •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应绕开积水较深的地方,避开路边的雨篦子和有旋涡的地方。
  • 在洪水中被困,可利用通讯设备或使用哨子、色彩鲜艳的衣物等发出信号等待救援。
  • 地震
      ①高楼逃生:观察自身环境,了解逃生通道,第一时间躲避。可选择承重墙多的厨房、卫生间。背靠承重墙,蹲坐。不要乘坐电梯,不要贸然跳楼逃生。
      ②平房逃生:头顶保护物立即逃出房间,不要躲在外墙外侧。如果来不及跑,就躲在结实的桌子底下、床旁,尽量利用棉被、枕头等保护头部。
      ③室外避震:注意保护头部,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远离易坍塌、倾倒的危险物。(烟囱、水塔、高大树木、立交桥,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躲开高压线杆、路灯、广告牌、危房、围墙等危险物。)
      ④交通工具避震:驾车途中遇到地震,应减速停车,行驶在坡道上,禁止急刹车。汽车停稳后迅速抱头下车离开躲避。拉上手刹,最好不要锁车,利于清障。
      ⑤互助要领:挖掘被埋人员时,应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塌陷对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先使被埋压者露出头部,清除其口鼻中的灰尘,使其呼吸通畅。当被埋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要硬拉,应继续扒救,待其身体全部露出后再抬起。
  • 保持镇静,清醒之后,先清理口腔、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清除压在身体上的物体。如受伤,设法包扎自己的伤口。
  • 用衣物等捂住口鼻,防止窒息。
  • 设法用坚固物支撑生存空间。
  • 听到有人时大声呼救,或利用石块、铁器等敲击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 树立信心,等待救援。
 
  • 泥石流
      ①穿越沟谷时,一旦听到连续不断雷鸣般的响声,应立刻向两侧山坡上转移。不要顺泥石流方向逃生,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②暴雨期间,加强巡逻。闻到浓郁的草根味,要警惕泥石流将发生,通知大家迅速逃生。
  • 滑坡发生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离。
  • 遇到泥石流,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 泥石流现场救援非常困难,地震的逃生与救援方法在泥石流中毫无用处。
  • 寻找被埋受灾人员时,应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
  • 提前搬迁到安全场地是防御滑坡灾害的最佳办法。
  • 火灾
      ①被困屋内:关掉大火与自己之间的所有门窗,用衣物或者破布将门缝全部塞紧,打开不通火道的窗户并站在床边,大声呼救。
      ②人身着火:应快速在地上滚动,直至火灭。注意不要滚落到旁边有可能损伤自己的地方。旁人想法用地毯、毛毯等衣物将其裹住,裹得越严越好。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立即送往医院。
      ③互救要领:为头脑清醒的人指明逃生的道路或引导其安全逃生。无法行动人员,可自己滚至墙边,这样便于补救人员搜索。救护人员可使用背、双人抬、抱的方式将其救出。可用绳索、床单等物件,通过被救者腋下将其牢牢捆住,并从窗口慢慢吊下楼去。
  • 切忌贪恋钱财,应立即逃生。
  • 在浓烟中直立呼叫、大哭、逃跑,这样很快就会被烟呛倒。
(内容来源于中国应急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