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后悔药”不是万能药—药物预防艾滋病的小提示

发布日期:2023-08-21浏览次数:0

      什么是“PEP”?
      当尚未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在发生HIV暴露后,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以预防可能发生的HIV感染的一种干预措施称为非职业暴露后预防(PEP)。
PEP作为目前我国推广的利用药物阻断HIV感染的生物医学的有效干预措施,是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服用的药物俗称“HIV阻断药”,由于其有效性较高,又被人戏称为“后悔药”。
      最近几年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的相关调查发现,在HIV暴露高危人群中存在这样错误的认识“有PEP,就无须顾忌高风险行为,只要事后及时吃’后悔药’就好”,有部分成功阻断的PEP使用者可能因为尝到一次甜头而变得有恃无恐,反复发生高风险行为,反复使用PEP。
      “后悔药”真的是万能药吗?
      PEP的使用是有条件的:
      一、使用者要知道自己的HIV感染情况,HIV阴性者才能使用;
      二、使用者要经过医学综合评估,看是否适用PEP;
      三、PEP在72小时内阻断成功率较高,但并非万无一失,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
      PEP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虽然单次疗程毒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多次使用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影响,许多人会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可能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阻断不是百分之百成功的。如果不遵照医生要求准时服药,阻断的成功率会大大降低。同时,PEP仅可以降低HIV感染风险,不能帮助预防其他性病的传播。
      综上所述,“后悔药”不是万能药,不能完全依赖服用“后悔药”,切忌因为有PEP就为所欲为;成功阻断后还须避免高风险行为,发生性行为时要正确且全程使用安全套,PEP只能作为意外暴露后的备选方案。
(文章来源: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