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近视防控三十问答之常识类(一)

发布日期:2023-07-31浏览次数:0

      为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回答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常识类、预防类和干预矫治类问题,第二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研究提出经广泛征求并采纳相关专家意见的《近视防控三十问答》。
  一、什么是近视?
  正视眼是指5米远以外的平行光线入射调节放松的眼球,通过眼球光学系统清晰成像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正常的眼光学系统取决于眼球的屈光力和眼轴长度等参数的匹配。
  近视是指5米远以外的平行光线入射调节放松的眼球后,通过眼球光学系统,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像,其主要原因是眼轴过长,或者眼的屈光力过大,或者眼轴与眼的屈光力等其它光学参数失去匹配而造成。2021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将近视分为近视前期、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若近视度数高,同时伴有眼底结构和功能损伤性改变,则称为病理性近视。
  二、近视有什么危害?
  近视主要表现是看远不清楚,同时容易导致眼睛干涩、视物疲劳、眼球凸出等问题。近视若进展很快、度数很高,可能会增加引起眼部及眼底并发症几率。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则子女高度近视的风险也相应会增加。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将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质量,未来我国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将面临巨大缺口,直接威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三、近视的现状是什么?
  当前,近视人口的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呈高发、低龄化趋势。
   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用眼健康?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光线,光照使用不合理会给孩子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家长应将孩子书桌放在室内采光最好的位置,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要注意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学习时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辅助光源,以减少室内明暗差,使桌面局部光线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台灯要有灯罩,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光源不要直接照射眼睛,避免眩光。平时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读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不要边走边看书,或者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不要用太细的铅笔,写太小的字。握笔时,手指尖不能距离笔尖太近。
来源:教育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