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全国报告的职业性噪声聋约占全国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3.3%,职业性噪声聋已经代替化学中毒成为继尘肺病之后的第二大职业病,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
听力损失发病情况快速上升除了噪声难治理、分布广泛以及复杂噪声的存在等原因外,还与耳毒性有机溶剂的联合暴露有关。耳毒性有机溶剂是一类可对听力系统产生耳毒性作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比如化工、印刷、油漆等行业的工人不仅会接触低水平噪声,还可能同时接触苯乙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苯和环己烷等耳毒性有机溶剂。
尽管已有的研究表明,单独暴露于耳毒性有机溶剂或在耳毒性有机溶剂与噪声联合暴露下,会造成明显的听力损失,但由于社会和企业更多的关注于噪声性听力损失,对于因职业接触耳毒性有机溶剂引起的听力损失并没有得到足够高的重视。在一些耳毒性有机溶剂环境中,由于认定为非噪声作业岗位或低水平噪声环境,工人如果没有规范佩戴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将会为工人遭受听力损失埋下极大隐患。
为提高社会对耳毒性有机溶剂的认识,保障作业工人听力健康,职辐所长期开展职业环境噪声与耳毒性有机溶剂对听力损失影响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听力测试、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等多维度立体方式,全方位收集工人个人健康与工作环境信息,建立有机溶剂、噪声和工人听力损失相关数据库,了解耳毒性有机溶剂特性对听力损失的影响,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为落实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以及制定相应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