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

发布日期:2022-09-30浏览次数:0

      又到秋季开学时,人员的聚集和密切接触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等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 ),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手足、口咽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常伴有口痛、咳嗽、流涕、厌食、低热等症状,多数症状较轻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
     大约 1%~1.6%患儿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且会有 0.03%~0.05%的概率导致死亡。每年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安全起见,在手足口高峰期,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传播途径有哪些?
      气体传播:含有患儿打喷嚏及说话等飞沫的气体。
      液体传播:患儿的唾液、疱疹液、鼻咽分泌物或引用过的水。
      固体传播:患儿的疱疹、粪便、手或用过的玩具、餐具及吃过的食物等。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1.勤洗手  大人和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大人处理完宝宝的尿片、粪便后也应洗手。有效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2.常通风 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停留。
      3.吃熟食 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晒太阳 宝宝的玩具、衣服、被褥等要多晒太阳。
      5.勤消毒 宝宝的餐具、玩具、排泄物、家庭环境等应勤消毒。
      6.离病人 不要让宝宝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肠胃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7.远人群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8.种疫苗   6个月-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和轻症病例。
      9.强身体 注意孩子的饮食、睡眠,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