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季节变换,宝宝娇嫩的肠胃常常会给宝爸宝妈们点颜色瞧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儿童腹泻那些事。
儿童腹泻多发生于5岁以下,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哪些原因引起小儿腹泻及大便常规表现?
1、非感染性因素:多因喂养护理不当所致,如进食过多或配方奶冲配不当、增加新的辅食、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肠道蠕动增加等。还有一般分小儿是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导致,由临床医生进一步判断。
2、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因使用污染器皿、食物不洁或带菌者传播所致,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其中病毒感染最常见,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多发生于每年9月份到次年1月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呕吐为首发症状,然后腹泻、水样便及蛋花汤样便,大便化验正常或少许白细胞。如果是细菌感染性肠炎,主要是由于进食不洁食物导致,可出现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可有红白细胞。
轮状病毒有何威力?
说这个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让家长对轮状病毒了解更多一些。在1973年,很多宝宝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急性腹泻,宝宝们苦不堪言。在此之前已经有学者意识到这种急性腹泻有一个“非细菌性”的病原,但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直到一个叫Bishop 的科学家,在患有严重腹泻的儿童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中发现了RV颗粒,因为这些病毒外观形状像是车轮,终于在1978年将其正式命名为“轮状病毒”。
有了正式的名字之后,这个病毒一直伴随大家到了现在,而且让家长们一提起来就头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轮状病毒有何威力,让家长们如此忌惮。
“打不死的小强”,轮状病毒有多顽强?
轮状病毒的生命力,堪比小强。不小心沾染到了宝宝手上或者玩具上,可以在手上存活数小时,在玩具表面更是可以存活长达数天。
或许宝妈不知道,几乎每个宝宝都曾中招。
这种病毒所有人群普遍易感,几乎每个宝宝都中过招,<100个病毒粒子即可感染。
一般初次感染的病人,便便排毒量十分巨大,可以达到每克含1012个病毒粒子。轮状病毒胃肠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秋冬季到达高峰。
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正在患病的人、恢复期还在排毒的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有两个: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人-人传播。
总之,手、污染物、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载体。此外,父母、家人、朋友都有可能感染,如果发现身边已经有人感染了轮状病毒,家长们务必要提高警惕。
来源:盐城疾控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