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当前,除了预防新冠,还需要提防这9种传染病

发布日期:2022-08-01浏览次数:0

当前,除了预防新冠,还需要提防这9种传染病
到了夏季,又到了部分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提防这9种传染病。哪9种?要怎么提防?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新冠肺炎防病指引
打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8岁及以上人群按照6个月的时间间隔尽快接种加强针。
做防护:请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区域,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早排查: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尽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告知医生旅居史,不要自行用药;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防病指引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游玩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勤通风: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少聚集: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处玩耍,如室内儿童游乐场等。
勤清洁: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餐具和用具。
勤观察: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疱疹或皮疹,如有,应尽早就医。
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6月龄-5岁)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远病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感染。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
 
流感防病指引
打疫苗:建议6月龄及以上有意愿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症者预约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医务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托幼机构、学校、监所等场所工作人员。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卫生习惯。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 
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早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时戴口罩,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重点防控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监狱等集体单位;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应及时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防病指引
  1. 学校等集体单位预防
学校等集体单位应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及日常消毒等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旦出现病例,须及早严格隔离病例、及时消毒、及时报告,并配合做好疫苗应急接种等防控措施。
  1. 家庭及个人预防
接种疫苗: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别接种2剂次麻腮风疫苗。
特别注意:建议育龄妇女在孕前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和进行孕前优生检查。
应急接种: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既往未患过相应疾病,又没接种疫苗或未全程接种的人)可应急接种相应疫苗,以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
隔离病患:麻疹病人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出疹后14天。风疹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流行性腮腺炎病人,腮腺肿大消失后5天解除隔离。
 
登革热防病指引
消除蚊虫孳生地
封:封盖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的积水、闲置容器的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
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杀: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病指引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不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