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有关梅毒咨询的相关问题(三)

发布日期:2021-09-08浏览次数:0

      7. 梅毒患者治愈后终生有抗体为何还会再感染?
      梅毒患者治愈后会终生有抗体,有人以为今后就不会再感染梅毒了,实际上仍会再感染,曾有某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患梅毒治愈后很长时间没有发生性行为,最近发生了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后又感染梅毒了。这是由于梅毒螺旋体的抗原性较弱所致,不能释放出足量的抗原,产生的抗体在质与量上都有缺陷,无法发挥足够的免疫作用,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造成患者治愈后仍可再感染。
      8.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梅毒血清学试验(RPR)假阳性反应?
      由于标本保存不当,试剂质量差或实验室操作错误会发生技术性假阳性反应。但某些疾病也可引起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往往见于:风疹、水痘、病毒性肝炎、肺炎、亚急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疟疾、丝虫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持续6个月以上或数年,甚至终生。见于:某些胶原病、系统性和盘状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麻风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肾炎、静脉注射海洛因等。
      还有少数孕妇及老年人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RPR在一般人群中假阳性反应占1%~2%。所以确诊梅毒不能仅凭RPR的结果,需要做确认试验,以除外假阳性反应。
      9. 什么是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前带现象(假阴性反应)?
      指在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RPR)中,有时血清中存在高浓度的抗体时出现的弱阳性或阴性反应结果,而临床上又像二期梅毒,此时,将血清稀释后再进行试验,出现了阳性结果,该现象称之为"前带现象"。原因是此血清中抗体的量多于抗原,使抗原抗体量的比例不合适,抑制了阳性反应的出现。约有1%~2%二期梅毒患者因此现象而发生梅毒血清假阴性反应。
      (信息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