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疫情动态
疫情动态
返回上一页

国内外媒体疫情信息动态监测---第九期

发布日期:2017-05-18浏览次数:0


北京4月发生诺如病毒疫情106起

        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4月份,北京累计报告诺如病毒疫情106起,其中,托幼机构49起,小学46起,中学11起。诺如病毒疫情报告数量环比降低23.53%。
        根据往年监测资料显示,该市报告的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学校开学期间,疫情报告数量较多。预计5月~6月,该市诺如病毒疫情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7月~8月时,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将会减少。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学校及托幼机构一旦出现诺如病毒疑似感染病人,应立即向相对清洁的方向疏散人员,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尽快采取消毒措施。消毒重点对象包括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及其容器、餐饮具、厕所以及病人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室内地面、墙壁、家具表面和衣物等(发布时间:05/10/17  来源:健康报)。

二 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中国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4月30日向世卫组织通报了在中国大陆新发生的18起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
        病例详情
        发病日期在2017年4月6日至23日之间,其中女性患者8例,中位年龄为58岁(年龄范围为4岁至74岁)。所报病例来自北京(2例)、重庆(1例)、福建(1例)、甘肃(1例)、广东(2例)、河南(1例)、湖南(1例)、江苏(1例)、吉林(1例)、山东(2例)和四川(5例)。
        作出报告时,已有3例死亡,14例被诊断为肺炎(4例)或严重肺炎(10例),1例被诊断为轻型病例。据报告,17例曾与家禽或活禽市场有过接触。
        自2013年初以来,通过《国际卫生条例》报告途径迄今已报告了1439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
        公共卫生反应
        考虑到自2016年12月以来的人感染病例数量上升情况,中国政府在国家和地方层面进一步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
        加强风险沟通和对报告病例不断上升的北部省份的防控指导。4月24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了11个北部省份甲型H7N9禽流感防控视频会议。
        继续强化控制措施,重点放在活禽市场的卫生管理和跨区运输方面。
        开展感染源详细调查,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继续早发现和早治疗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以减少死亡率。
        继续开展风险沟通并发布信息通告,向公众提供自我保护指导。
        加强病毒学监测,更好地了解病毒污染程度和变异情况,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进一步指导。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第五轮流行中的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数量(即自2016年10月1日开始发病)超过了先前几轮流行中所报告的人间病例数。
       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依然属于非常事件。密切观察流行病学状况并进一步确定最新出现的人间病毒特性,对于评估相关风险并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极为重要。
       多数人间病例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家禽或受污染的环境而与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发生接触,其中包括活禽市场。由于该病毒在动物和环境中不断被发现,并且继续存在活禽兜售情况,因此预计还会出现更多人间病例。虽然曾在同病房患者中报告发生过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小型聚集性病例,但目前掌握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证据提示该病毒并未获得在人间持续性传播的能力。因此,在社区层面进一步发生蔓延的可能性较低。
       世卫组织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前往已知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国家旅行的人应避免接触家禽养殖场,避免与活禽市场中的动物接触,避免进入可能宰杀家禽的场所,或避免接触看似受到家禽或其它动物粪便污染的任何表面。旅行者还应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他们应遵守良好的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习惯。
       世卫组织并不建议在入境口岸针对这一事件实施特别筛查,也不建议目前采取任何旅行或者贸易限制措施。与以往一样,对于正在面临禽流感问题的地区旅行或刚从该地区返回的个人,如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考虑作出禽流感病毒感染诊断。#p#分页标题#e#
       世卫组织鼓励各国继续加强流感监测,包括对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实施监测并且对任何异常情形进行认真审查,以确保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通报人感染病例,并继续开展国家卫生防范行动(发布时间:05/16/17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三 戊型肝炎—尼日尔

        2017年4月12日,尼日尔卫生部向世卫组织通报,该国东部迪法区发生一起戊型肝炎疫情。该国卫生部部长于2017年4月19日正式宣布了这起疫情。
        自2017年1月9日以来,迪法母婴中心发现孕妇黄疸病例上升。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结膜炎、盆腔疼痛和记忆丧失。
        起初曾怀疑本次疫情是由黄热病引起。但考虑到向迪法母婴中心报告的孕妇病例数量,以及邻国出现的戊型肝炎疫情,戊型肝炎也被认为是出现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可能病因。本次疫情所收集的样本被送至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进行实验室检测。在检测的29个样本中,所有样本均呈黄热病阴性,15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呈戊型肝炎阳性。
        截至2017年5月3日,尼日尔共报告282例疑似病例,其中27例死亡,而26例死亡病例为孕妇。目前为止,迪法区的六个小区中有五个已报告发生病例,188位病例来自迪法和恩吉格米区。
        公共卫生反应
        2017年4月6日,卫生部召开紧急会议,审议了疑似疫情状况并增进了对疫情的了解。为应对疫情已经启动了以下活动:
        启动应急计划,每周举行协调会议,以协调疫情应对活动。
        在迪法初步开展了疫情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获得了生物样本。
        正在落实无需病人付费的病例管理工作。
        将戊型肝炎列入强制报告疾病清单,加强对戊型肝炎的监测。
        正在加强以鼓励“早求医”为目的的社区参与活动,尤其是孕妇。
        与邻国定期分享信息,加强跨境合作。
        正在制定综合性疫情应对计划,并将其用于调动所需资源。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这是在尼日尔首次确认的戊型肝炎疫情。且这一事件发生在一个因安全状况欠佳而流离失所的弱势群体。目前,尚无法排除跨境传播的可能性,特别是尼日利亚、乍得和北喀麦隆的邻近地区。此外,需要确定尼日利亚疫情的源头和规模。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严重程度,正在迪法区和社区一级的各类卫生中心开展主动性病例发现工作。加强饮用水、卫生设施和个人卫生干预将有助于阻断病毒传播和防止出现新病例。保持跨境通信的正常进行十分重要,以交流与戊型肝炎疫情管理有关的经验。
         世卫组织建议
         世卫组织强烈建议深入调查目前发生的戊型肝炎疫情,以确定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感染源。世卫组织继续监测流行病学状况并在获得新情况时开展风险评估。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对尼日尔实行任何旅行或者贸易限制(发布时间: 05/11/17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四 不明原因聚集性死亡—利比里亚

        2017年4月25日,利比里亚卫生部向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通报,该国锡诺县发生了一起病因不明的聚集性突然死亡事件。这起事件始于2017年4月23日,当时有一名11岁儿童于2017年4月22日参加了宗教领袖的葬礼后因腹泻、呕吐及意识模糊入院。该儿童在入院后一小时内死亡。
         截至2017年5月4日,利比里亚共报告28例病例,其中12例死亡(病死率为 43%)。26例(含10例死亡)发生在锡诺县,所有人员均参加过葬礼。另外两起死亡病例发生在蒙特塞拉多县的蒙罗维亚。蒙罗维亚的首诊病例参加了在锡诺县举行的葬礼,并于2017年4月27出现发烧、头痛和呕吐。其在蒙罗维亚的一家医院去世。2017年4月29日,一位没有参加过葬礼的死者伴侣生病,并在同日去世。目前,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迄今为止,共对21个样本做了埃博拉病毒和拉沙热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正在进一步分析和检测个体(如血液、尿液、直肠拭子等)和环境(包括食物样品)样本。
         公共卫生反应
         锡诺县卫生团队正在世卫组织、儿童基金会、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洲现场流行病学网络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展开协调应对。为促进事件管理,已经启动了快速反应小组和事件管理系统。
         锡诺县的病例正在首府格林维尔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快速反应小组在受影响的社区及其周边和参加葬礼的人群中开展主动性病例搜查工作。在蒙特塞拉多县,参加过2017年4月22日格林维尔葬礼的共42人被密切监测。此外,          蒙特塞拉多县两位死亡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在接受密切监测。
         由利比里亚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牵头的国家流行病防范和应对委员会也已启动,为应对活动提供支持。在受影响的县已部署了国家级多学科小组,以提供技术支持。
         正在通过对病例以表格形式进行列报、接触者确认、主动性病例搜查以及收集食品和饮料样品进行毒理学检测等方式加强监测。已经列出了葬礼参加者和接触者清单,正在对其实施追踪调查。
         正在加强实验室分析工作。对受影响地区的水源开展了水质检测,初步排除了细菌污染的可能性。政府已经要求世卫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无国界医生对毒理学检测程序提供支持,且正在向不同实验室发送用以开展进一步检测的样本。
         在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正在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动员地方领导人和社区成员宣传方式加强社区参与。正在落实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即加强手部卫生、供水点检测和安全埋葬。#p#分页标题#e#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现阶段,这一事件的传播风险被视为较低。本次事件集中发生在参加葬礼的人员。此外,自2017年4月25日以来,报告病例和死亡人数已急剧下降。这些调查结果表明该起事件属于点源暴露。
         对这一事件做出的有效和及时应对,是利比里亚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大规模疫情之后发展起来的专门技能的结果。这使得本次事件得到快速确认,实施检测并将埃博拉病毒病排除在病原体之外,确定接触者并对其实施追踪,以及该国与合作伙伴不断合作,对人体和环境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因。
          世卫组织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密切跟踪参加葬礼的病例和人员,以及在受影响地区加强卫生和食品安全措施。此外,世卫组织支持正在开展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调查,以确定这起聚集性病例的病原体,为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带来指导。
          根据目前就这次事件获得的信息,世卫组织并不建议对利比里亚采取任何旅行和贸易限制措施(发布时间:05/11/17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世卫确认刚果(金)再现埃博拉:3人死亡,1名死者已确诊

        世界卫生组织5月13日发布公报:刚果(金)政府日前报告该国暴发埃博拉疫情。截至13日已发现11例疑似病例,其中3人死亡,1名死者已被确诊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疫情发生在刚果(金)北部与中非共和国接壤的下韦莱省。首例疑似病例为一名45岁男子,其于4月22日因典型的出血热症状被出租车送往医院后死亡。此后,运送这名男子的出租车司机和照顾这名男子的医护人员也相继因病离世。
        世卫组织表示,新埃博拉疫情的流行程度尚不明朗,各方正进行大量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将于随后发布(发布时间:05/16/17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急传科
                                                      201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