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疫情动态
疫情动态
返回上一页

2016年国内外媒体疫情信息动态监测---第十一期

发布日期:2016-07-01浏览次数:0

国内外媒体疫情信息动态监测
第十一期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61-2016615
 
目   录
 
      湖南确诊一例H5N6病例 目前病情危重正在医院抢救………………...…………..………1

      北京又现寨卡病例,男子从境外乘机抵京已被隔离…………….………………….……….1

   德国5月新增12例寨卡病例……………...……………………………….……..…..……......2

广东今年登革热输入病例较去年同期增近四成……..………...……..………….…….2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的抗乙肝病毒基因………………………………………………3
 
  天津市发现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4
 

一 湖南确诊一例H5N6病例 目前病情危重正在医院抢救

    长沙晚报讯(记者 唐江澎)记者昨日从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湖南省于5月28日确诊一例H5N6病例。
  患者田某某,男性,今年50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人。发病时,田某某在吉首市务工,目前病情危重,正在医院抢救。H5N6病毒为一种禽源性流感病毒,其感染人的能力有限,尚无持续的人传人证据。
  疾控专家建议,预防人感染禽流感,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生食与熟食的刀具、砧板、抹布、器皿也要分开;不吃来历不明的禽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做好手卫生勤洗手,居家定期通风;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和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发布时间:06/03/16 08:57:44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 北京又现寨卡病例,男子从境外乘机抵京已被隔离
   30日,北京市卫计委通报,5月29日,北京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该病例为北京发现的第3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患者姜某,男,31岁,湖北省武汉人。患者于5月21日(委内瑞拉当地时间)出现发热,5月27日(北京时间)从委内瑞拉乘飞机经巴黎转机,28日5时抵达首都机场,入境时检测腋下体温37℃,伴全身皮疹,无其他临床表现,经检疫人员初步调查后,由120救护车转送至医院住院治疗。随后,北京市卫计委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该患者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目前,患者体征平稳、一般状况良好,在医院隔离治疗。
   北京市卫计委提醒市民,从个人健康防护角度考虑,近期谨慎前往发生寨卡病毒病疫情国家。
  5月15日和23日,北京相继报告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患者分别从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回国。北京市卫计委曾组织专家对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专家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感染。北京市监测无埃及伊蚊,因此,输入性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发布时间:06/03/16 09:03:01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

三  德国5月新增12例寨卡病例

   新华社柏林6月1日电(记者郭洋) 德国媒体1日报道说,德国今年5月共报告1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自去年10月起,德国官方掌握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达到56例。
  德国《新奥斯纳布吕克报》援引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言人的话说,5月报告的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即患者在外出旅行时感染了寨卡病毒。这名发言人表示,由于很多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症状温和,并未就医,所以未报告的病例“不在少数”。#p#分页标题#e#
  除输入性病例外,德国今年4月还出现首例通过性传播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也可性传播。目前,寨卡病毒已在全球约6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美洲地区尤为严重。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患上寨卡病毒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类似登革热的症状。绝大多数感染者症状温和,但孕妇需格外小心。研究显示,孕妇感染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几种出生缺陷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为避免寨卡病毒传播和不良妊娠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建议,旅行者在从疫区回国8周内,应在发生性行为时采取安全措施或暂停性行为。如果计划怀孕的夫妻双方中的男方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症状,采取安全性行为或暂停性行为的时间至少应为6个月。(发布时间:06/03/16 09:14:19   信息来源:新华网)

四广东今年登革热输入病例较去年同期增近四成

   中新社广州6月3日电 (蔡敏婕)  广东今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2015年同期增加近四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部3日通报称,鉴于气温回升,目前全省各地蚊媒密度普遍升高。如蚊媒防控不力,不排除发生本地聚集发病的可能。
  根据广东疫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广东今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2015年同期增加36.11%,暂无本地病例报告。鉴于伊蚊活动逐渐增强,存在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应予“重点关注”。
  广东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显示,5月上半月(1日至15日),广东蚊媒密度继续呈上升趋势,中高密度监测点数量较4月下半月增加35%。全省共设置1548个监测点,符合防控要求的监测点占六成;高密度有89个点,占5.75%,其中,深圳市最多,有16个高密度监测点。
广东疾控专家认为,各地应及早整治环境卫生和清理蚊虫孳生地,切断寨卡、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同时,民众应自觉对家庭定期灭蚊。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发布时间:06/06/16 09:03:04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五.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的抗乙肝病毒基因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沈基飞 刘洪亮)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周钢桥研究员团队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从遗传学、病毒学、功能和分子机制等多个角度,首次发现一种“整合因子复合体”基因INTS10可激活人体先天性免疫功能,发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
  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整合因子复合体”具有此前从未被发现的抑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新作用,为其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有助于深入了解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分子机制,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候选生物靶标。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目前中国约有1.2亿名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预防和治疗慢性乙肝涉及国计民生。为了发现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相关的易感基因或抗性基因,周钢桥科研团队牵头联合广西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汇集了10000余例全基因组分型数据,从中筛选出1251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和1057例已自然清除乙肝病毒感染的对照个体,系统比较了两组的遗传学差异。随后,又在来自国内其他4个地区的共计3905例感染者和3356例对照个体中,对这些遗传差异进行了大规模验证,最终在染色体8p21.3位置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基因区域。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显示,该区域的INTS10基因能够激活细胞内RIG-I样受体通路中的关键分子IRF3,并显著促进III型干扰素的表达,最终发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功能。
  “整合因子复合体”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复合物,由至少12个成员组成,能够介导核糖核酸的加工,进而在基因组损伤应答、肿瘤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以往未发现整合因子复合体成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这项研究首次发现该复合体具有一种此前未知的新功能,从而为整合因子复合体的研究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众所周知,干扰素诱发的免疫反应是抵御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I型、II型干扰素上。这项研究发现肝细胞本身具有分泌III型干扰素进而发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从而为III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发布时间:06/08/16 09:30:35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六.天津市发现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天津北方网讯:2016年6月14日,本市确诊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这两位患者均在定点医院由市级专家组进行治疗。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均已实施医学观察,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
  患者张某,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经当地医院急救车送至本市医院治疗;患者王某,家住天津市滨海新区,二人皆因重症肺炎住院治疗,且此前均有病禽接触史。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复核,天津市专家组综合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两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两个病例没有关联性,属散发个案病例。
  疫情发生后,我市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加强多部门联防联控,调集专家全力救治患者,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强化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对疫点周围活禽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组织开展禽类和外环境监测,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发布时间:06/15/16 09:19:57  信息来源:天津北方网)
 
 
 
 
 
 
 
 
 
 
 
 
编辑:杜月荷           编辑时间:  2016年6月16日
 
审校:营  亮           审校时间:  2016年6月16日
 
签发:朱磷扬           签发时间:  2016年6月16日
电话:0518-85515363
E-mail:lygcdcjck@vip.163.com#p#分页标题#e#

抄送:市卫生局,各县(区)卫生局,各县(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