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媒体疫情信息动态监测
第三期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2月1日-2016年2月15日
目 录
一 哥伦比亚2100多名孕妇感染寨卡病毒
新华社波哥大1月30日电 寨卡病毒持续在美洲传播。据哥伦比亚卫生部门30日通报,目前该国已累计有逾两万人感染寨卡病毒,其中包括2100多名孕妇感染者。
据当地媒体报道,哥伦比亚国家卫生研究院30日发布公报称,该国已有20297人确诊感染寨卡病毒,其中包括2116名孕妇,但尚未发现死亡病例或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此前,世界卫生组织称,寨卡病毒的出现与某些地区的新生儿小头症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数量激增可能存在关联。
通报显示,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中有37.2%来自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交界的北桑坦德省。哥伦比亚卫生部门预计,该国会有多达70万人感染寨卡病毒,并建议女性暂缓怀孕。
据世卫组织统计,美洲、非洲等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疫情最严重的是巴西、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欧洲一些国家虽然也有报告零星输入型病例,但世卫组织表示,欧洲地区冬季寨卡病毒传播的风险极低,因为冬季的气候条件不适于传播病毒的伊蚊活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寨卡病毒通过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伊蚊传播,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蚊子类型相同。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寨卡并非危险病毒,清除病毒温床、预防伊蚊叮咬是防范重点。
2月1日,世卫组织将针对寨卡病毒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商讨寨卡病毒流行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02/01/16 09:12:31)
-
WHO:寨卡病毒在美洲“爆炸式蔓延” 400万人或感染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程君秋】据英国路透社1月28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28日称,寨卡病毒正在美洲“爆炸式蔓延”,或感染多达400万人。寨卡病毒与巴西出现的数千例婴儿出生缺陷有关联。
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对世卫组织执委会成员表示,寨卡病毒的传播已从一个轻微的威胁上升至令人担忧的程度,并称世卫将于2月1日召开紧急会议以帮助确定如何回应。
“警报级别极高,”陈冯富珍表示。
“寨卡病毒去年在美洲发现,现在正爆炸式蔓延。截至28日,该地区23个国家和地区已报告感染病例,”陈冯富珍说道,并称世卫将迅速采取行动。“我们不会等着科学告诉我们(寨卡病毒与出生缺陷)存在关联。我们现在就需要采取行动,”陈冯富珍说道。
目前没有对抗该病毒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寨卡病毒与登革热相似,可引起轻度发热、皮疹和红眼。估计有80%的感染者没有症状。抗击寨卡病毒的行动主要侧重于保护人们不受蚊子叮咬以及灭蚊。
世卫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称,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或需一年,而证实出生缺陷是否真的由寨卡病毒所致,抑或两者只是存在关联,可能需要6至9个月。(信息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02/01/16 09:18:10)
三 尼日利亚拉沙热蔓延
新华社拉各斯1月20日电 据尼日利亚媒体20日报道,该国政府19日宣布,自2015年11月尼出现拉沙热疫情以来,已有212人感染此病,其中63人不治身亡。
尼日利亚共有36个州。尼卫生部部长阿德沃莱19日在首都阿布贾举行的国家卫生紧急会议上说,这一轮拉沙热疫情已蔓延至该国17个州。
阿德沃莱批评说,尼日利亚的一些州瞒报拉沙热患病死亡人数。他敦促各地卫生官员加强督查,并要求每个州认真对待疫情风险,采取切实措施防疫,确保疫情在今年消除。
拉沙热是一种病毒性出血热,该病因最早于1969年在尼日利亚的拉沙镇被发现而得名。这种病通过老鼠等啮齿动物的排泄物及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潜伏期为6至21天,主要症状为发烧、头痛、喉咙痛、腹泻、咳嗽等,致死率较高。尼日利亚在2012年的拉沙热疫情中,共有12个州出现疫情,40人不治身亡。(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02/01/16 10:02:38)
四 2016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16年1月(2016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85086例,死亡122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3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65465例,死亡1209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4%。
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219621例,死亡15人。其中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
附件
2016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 |
发病数 |
死亡数** |
|
甲乙丙类总计 |
485086 |
1224 |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
265465 |
1209 |
鼠疫 |
0 |
0 |
霍乱 |
0 |
0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0 |
0 |
艾滋病 |
2862 |
937 |
病毒性肝炎* |
115713 |
56 |
甲型肝炎 |
1800 |
2 |
乙型肝炎 |
89699 |
40 |
丙型肝炎 |
19902 |
13 |
丁型肝炎 |
60 |
0 |
戊型肝炎 |
2342 |
1 |
未分型肝炎 |
1910 |
0 |
脊髓灰质炎 |
0 |
0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1 |
0 |
麻疹 |
2041 |
2 |
流行性出血热 |
949 |
6 |
狂犬病 |
55 |
51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8 |
2 |
登革热 |
28 |
0 |
炭疽 |
16 |
0 |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
5193 |
0 |
肺结核 |
86181 |
133 |
伤寒和副伤寒 |
671 |
0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12 |
1 |
百日咳 |
332 |
1 |
白喉 |
0 |
0 |
新生儿破伤风 |
15 |
2 |
猩红热 |
6152 |
0 |
布鲁氏菌病 |
2716 |
0 |
淋病 |
8475 |
0 |
梅毒 |
33424 |
10 |
钩端螺旋体病 |
17 |
0 |
血吸虫病 |
243 |
0 |
疟疾 |
333 |
3 |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28 |
5 |
丙类传染病合计 |
219621 |
15 |
流行性感冒 |
23333 |
6 |
流行性腮腺炎 |
12941 |
0 |
风疹 |
288 |
0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2223 |
0 |
麻风病 |
57 |
1 |
斑疹伤寒 |
58 |
0 |
黑热病 |
69 |
0 |
包虫病 |
443 |
0 |
丝虫病 |
0 |
0 |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
100710 |
6 |
手足口病 |
79499 |
2 |
注:*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丁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
**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02/04/16 09:37:06)
五 澳门发现H7亚型禽流感病毒 销毁1.5万只活禽
新华社澳门2月3日电(记者刘畅)澳门民政总署与特区政府卫生局3日深夜召开记者会称,在本地检验出H7 亚型 禽流感病毒 。特区政府当晚销毁了批发市场内1.5万余只活禽,并暂停活禽销售3日。
据悉,民政总署于2月3日傍晩确认在澳门半岛沙梨头街市抽取的一个环境样本,对H7 亚型 禽流感病毒 呈阳性反应。经溯源,民政总署确认该摊位的鸡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民政总署已就该情况向内地部门进行了通报,并共同进行病毒来源调查。
基于公共安全卫生考虑,民政总署于当晚对批发市场内1.5万余只活禽全数销毁。并自即日起,停止活禽买卖3天。此外,特区政府将对批发市场以及各街市的禽类摊位进行全面清洗消毒。此外,特区卫生局正在安排在检验出病毒摊位工作的2名雇员及承租人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信息来源:新民网 发布时间:02/04/16 14:47:03)
六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月9日通报,我委组织专家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患者,男,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委内瑞拉为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 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2月8日,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当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病例为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并上报我委,同时于当晚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2月9日,我委组织的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仍在赣县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分别组织专家对输入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专家们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江西省不属于伊蚊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正值冬末春初,尚未发现蚊媒活动,广东省近期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积极指导江西、广东等省份卫生计生委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严防疫情传播扩散。江西省和赣州市卫生计生部门正按照我委要求,继续落实病例治疗、流行病学调查,蚊媒应急监测、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等措施。广东等省份卫生计生部门正在继续开展当地疫情监测和防范工作。
该病例有关情况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我国香港特区等通报。
专家提示,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02/14/16 11:12:17)
七 巴西确诊404例小头症 共报告4783例疑似病例
巴西卫生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寨卡病毒在巴西引发大规模疫情以来,巴西截至1月30日共报告4783例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其中确诊404例。
自去年10月22日启动统计以来的所有疑似病例中,有404例被确诊为小头症,这些确诊病例分布在巴西9个联邦州的156个城市。此外,还有709例疑似病例被排除,其余的3670例则有待继续研究。
在确诊病例中,目前有17例被认为与寨卡病毒具有密切关联性。巴西卫生部说,并非所有小头症病例都与寨卡病毒有关。除寨卡病毒外,小头症还可能由梅毒、弓形体病、风疹、巨细胞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多种原因引起。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02/14/16 11:22:23)
八 我国确诊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胡浩)记者15日晚间从国家卫计委了解到,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继此前在江西确诊的第一例病例后,我国确诊的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据了解,广东确诊的这名患者为男性,28岁,广东省江门市人,近年在委内瑞拉经商。2016年2月9日,患者从委内瑞拉返粤。2月10日,在从委内瑞拉返粤途中出现发热,12日抵达白云机场入境健康检疫时发现有发热、皮疹。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即采血筛查寨卡病毒,并通过广州120急救中心将患者转运至广州市医疗机构隔离治疗。12日下午该局对患者样本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目前,患者仍在医院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已明显好转。
据了解,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专家,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隔离治疗、宣传教育、风险评估,并加大疫情和蚊媒密度监测力度,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广东省防控专家组对输入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评估认为,患者在机场入境时第一时间被检疫发现,并及时实施隔离治疗;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目前正值冬末春初,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
2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了我国确诊的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名患者于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后,已于2月14日治愈出院。
专家提醒,当前南美等地流行寨卡病毒病,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近期要慎重考虑前往发生疫情国家和地区。如必须前往疫情国家,请务必做好防蚊措施。(信息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02/16/16 08:48:21)
编辑:杜月荷 编辑时间: 2016年2月16日
审校:营 亮 审校时间: 2016年2月16日
签发:朱磷扬 签发时间: 2016年2月16日
电话:0518-85515363
E-mail:
lygcdcjck@vip.163.com
抄送:市卫生局,各县(区)卫生局,各县(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