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疫情动态
疫情动态
返回上一页

国内外媒体疫情信息动态监测---第十二期

发布日期:2017-07-04浏览次数:0


一 云南登革热病例有所增加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局通报,自今年1月以来,云南省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悉,截至6月7日,云南省6个州市9个县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2例,比去年同期的9例上升33.33%,12例病例均为输入病例,分别来自缅甸、泰国、非洲、老挝和越南,分布于昆明市、曲靖市、西双版纳州等6个州市县。
        随着雨季到来、气温升高,云南省周边国家登革热呈现高流行态势,最为明显的特点是跨境流动人口频繁和登革热媒介分布广。云南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尽早安排布置2017年度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蚊媒监测力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灭蚊防病”爱国卫生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发布时间:06/19/17  来源:健康报网)。

 广州登革热输入病例比去年增10%

        今年广州市的登革热输入病例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增幅为10%左右,但无一输入病例续发本地病例,专家提醒市民无需恐慌。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和湿度升高,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广州近来气候潮湿,较易积水,而只需要少量的死水,蚊子的卵就可发育成幼虫和成蚊,增加了登革热及其他蚊媒传染病的威胁。
        目前,登革热无特效疗法,亦无有效疫苗可以预防。专家提醒,若高烧持续2-7天,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中的两种-头痛、眼眶痛、肌肉与关节痛、恶心、呕吐、腺体肿大和皮疹,且近期去过登革热流行区,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就应考虑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热。这时就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提醒医生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热,尽快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发布时间:06/26/17  来源:新华网)。

三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沙特阿拉伯

        2017年6月11日至15日期间,沙特阿拉伯《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报告发生了14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同时在以往报告发生的病例中出现了一例死亡。
        病例详情
        在14例新报告的病例中,有13例与2017年6月13日发布的疾病暴发新闻中第一组和第三组聚集性病例相关。这13例新报告的病例中有7例是卫生保健工作者。
        第一组聚集性病例
        这组中东呼吸综合征聚集性病例发生在利雅得地区利雅得市的一家医院。这一组新报告了9例病例,其中3例为卫生保健工作者。迄今向世卫组织报告的32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与这一组有关。所有无症状的病例都在家中隔离,所有有症状的病例都在医院病房隔离。
        第二组聚集性病例
        新报告的病例中没有一例与2017年6月13日发布的疾病暴发新闻中述及的第二组聚集性病例有关。
        第三组聚集性病例
        该组中东呼吸综合征聚集性病例目前发生在利雅得地区利雅得市的第三家医院。除了此前在2017年6月13日疾病暴发新闻中报告的病例外,该组有四例新报告病例。迄今为止,这一组,包括疑似指示病例在内,涉及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卫生保健工作者。
        就全球而言,已向世卫组织报告了2029例实验室确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其中包括至少704例相关死亡。
        公共卫生反应
        沙特阿拉伯卫生部正在对每一位病例及其接触者作出评估,并采取措施,限制人际传播并使疫情得到控制。这些措施包括:
        适当隔离所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患者在家中隔离,有症状的患者在医院隔离)。
        积极追踪病人所有接触者、医务人员和社区接触者。
        确定高危和低危接触者,在为期14天的潜伏期内对所有接触者实施日常监测,并对高危接触者开展实验室检测,无论其症状表现如何;在随访期间进行多次实验室检测。#p#分页标题#e#
        定期更新病例和接触者列表,并对数据开展流行病学分析,以确定感染源、患者之间的关联以及院内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传播的原因。
        根据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例定义,在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寻找疑似病例。
        严格落实环境清洁、消毒并对医院环境,尤其是在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疫情的科室,严格落实出院清洁和消毒。
        在急诊科和门诊部实施呼吸系统疾病肉眼观察分诊,确保受过训练的护士全天候值班,以便及早发现呼吸道症状病人,并在分诊表上作出适当记录。
        对所有医务人员广泛开展病例定义培训,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实施隔离预防措施,正确选用和穿脱个人防护装备,讲究手卫生和环境清洁与消毒。
        确保所有医务人员都得到N95密合度检测(密合度检测)。
        确保提供感染预防用品,包括手消毒剂、个人防护装备、表面消毒剂、便携式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和熏蒸机。
        落实不允医护人员未经医疗检查外出旅行的政策,防止病毒传播到他国。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严重的人类感染,且致死率高。该病毒已表现出在人间传播能力。到目前为止,所观察到的人际传播主要发生在医疗环境中。 对上述聚集性病例的初步调查表明,继发性病例与两起事件有关。
        世卫组织预计,中东将报告更多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并预计,在接触已感染此病毒的动物或动物产品(例如接触单峰骆驼后)或病人(例如在医疗环境中)之后可能受到感染的个人会继续向其它国家输出病例。世卫组织继续监测流行病学状况,并根据现有最新信息开展风险评估。
        世卫组织建议
        根据目前情况和现有信息,世卫组织鼓励所有会员国继续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实施监测并认真审查任何异常情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卫生保健机构的可能蔓延至关重要。由于像其它呼吸道感染一样,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早期症状并不具特异性,因此并不总能在早期确定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病人。因此,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针对所有病人一直持续采取标准防护措施,而无论其诊断结果如何。在向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提供医护时,除标准防护措施外还应当增加飞沫防护措施;在向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可能或者确诊病例提供医护时,应当另外采取接触防护措施和眼睛保护措施;在进行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程序时,应当采用空气防护措施。
        在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得到更好认识之前,糖尿病、肾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受损者被认为属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严重病症的高危人员。因此,这类人员在到访据知可能存在病毒流行的农场、市场或者粮仓地带时应当避免与动物产生密切接触,尤其是骆驼。应遵守一般性个人卫生措施,比如通常在触摸动物前后洗手,以及避免与染病动物接触。
        应当遵守食品卫生做法。人们应当避免饮用生鲜骆驼奶或者骆驼尿,或者食用没有经过适当烹饪的肉类。
        世卫组织并不建议就这一事件在入境口岸进行特别筛查,目前也不建议采取旅行或贸易限制(发布时间:06/23/17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四 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刚果民主共和国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确认出现了两株单独发生的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第一株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毒株已从上洛马米省两个地区的两例急性松弛性麻痹病例(AFP)身上分离出来,二者出现瘫痪的时间分别为2017年2月20日和3月8日。第二株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毒株从马涅马省的两例急性松弛性麻痹病例(出现瘫痪时间为2017年4月18日至5月8日)和社区内一位健康接触者身上分离获得。
        公共卫生反应
        在世卫组织和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卫生部已经完成了风险评估,包括评估人群免疫和进一步蔓延风险。
        目前正在最后确定疫情应对计划,其中包括加强监测,内含开展主动性病例搜查,以进一步发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以及按照国际商定的疫情反应操作规程以单价II型口服脊灰疫苗开展补充免疫活动。
        正在邻国加强监测和计划免疫活动。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世卫组织对病毒毒株在该国国内进一步出现蔓延的风险评定为较高,发生国际传播的风险为中等。
        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出现强调显示了在各地保持常规疫苗接种高覆盖的重要性,以尽量减少脊灰病毒循环的风险和后果。这些事件还凸显了病毒低度传播所具有的风险。需要采取已经启动的强有力疫情应对措施来快速遏制病毒传播,并确保在疫情地区达到足够的疫苗接种覆盖面,防止将来出现类似疫情。世卫组织将继续对流行病学状况和正在采取的疫情应对措施作出评估。
        世卫组织建议
        各国,尤其是经常有人旅行并接触受脊灰影响国和地区的那些国家,要加强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以便迅速发现任何新的病毒输入情况并利于做出快速反应。各国、领土和地区还应在地区一级保持较高且统一的常规免疫覆盖率,尽量减轻由于新病毒引入带来的后果。
        世卫组织《国际旅行与健康》建议前往脊灰疫区的所有旅行者充分接种脊灰疫苗。来自疫区的居民(以及为期超过四周的旅行者)应当在旅行前4周至12个月之内另外获得一剂口服脊灰疫苗或灭活脊灰疫苗接种。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召集的突发事件委员会所提建议,用来限制脊灰病毒国际传播的努力依然属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到脊灰病毒传播影响的国家要遵守临时建议。为遵守根据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布的临时建议,受到脊灰病毒影响的任何国家都应将疫情宣布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考虑对所有国际旅行者实施疫苗接种(发布时间:06/19/17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p#分页标题#e#

五 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在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代尔祖尔省确认发生了一起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疫情。有证据表明,在分别于3月5日和5月6日出现瘫痪的两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和2017年4月17日采集的一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接触标本中分离出的三株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分离物之间存有基因联系。马雅丁也是2013年发生的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I型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的中心地带。当时通过多国积极采取疫情应对措施,I型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自2014年1月21日以来,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没有报告出现过I型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
        公共卫生反应
        自2017年5月确认发生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疫情以来,已在该省(尤其是马雅丁地区)加强了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力度。截至2017年6月6日,该省今年共报告发生了58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除了经检测呈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阳性的两例病例外,还有11例呈脊髓灰质炎病毒阴性反应,其余样本正在实验室得到处理或正被运往实验室。
        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疫情得到确认后,就已开始制定疫情应对计划,包括按照国际商定的疫情反应操作规程以单价II型口服脊灰疫苗开展补充免疫活动。
        虽然代尔祖尔省普遍存在的不安全状况使疫苗接种受到了影响,但自2016年初以来,该省已在若干面向脊灰和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疫苗接种活动中得到了部分覆盖。最近分别在2017年3月和4月使用二价口服脊灰疫苗开展了两次接种运动。最近一次全部三价口服脊灰疫苗接种活动发生在2015年10月。而在2016年头四个月开展的几轮三价口服脊灰疫苗接种只覆盖到了代尔祖尔省的部分目标人口。有必要提及的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于2008年在婴儿         常规免疫计划中纳入了两剂灭活脊灰疫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于2016年5月1日在常规计划免疫工作中从三价口服脊灰疫苗转为二价口服脊灰疫苗。
        目前正在对详细的风险分析不断做出更新,包括评估人群总体免疫水平,并加强对更多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主动搜查。还在邻国加强监测和计划免疫活动。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循环的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出现强调显示了在各级保持常规疫苗接种高覆盖的重要性,以尽量减少脊灰病毒循环的风险和后果。这些事件还凸显了在持续、严重不安全地区存在的风险,这种不安全局势对于通过常规疫苗接种提高人口免疫力带来了妨碍。需要采取强有力的疫情应对措施来快速遏制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传播。世卫组织将继续对流行病学状况和正在采取的疫情应对措施作出评估。
        世卫组织建议
        尽快完成正在开展的风险评估十分重要,以对利用II型单价口服脊灰疫苗和灭活脊灰疫苗开展的接种反应提供参考。疫苗接种反应的地理范围应与风险评估结果相符合。在疫苗接种反应期间实现最高覆盖至关重要。鉴于该地区存在十分严峻的不利安全形势,将要确定和利用适当的战略来落实应对工作。应继续加强对急性迟缓性麻痹的监测。
        各国,尤其是经常有人旅行并接触受脊灰影响国和地区的那些国家,要加强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以便迅速发现任何新的病毒输入情况并利于做出快速反应。各国、领土和地区还应在地区一级保持较高且统一的常规免疫覆盖率,尽量减轻由于新病毒引入带来的后果。
        世卫组织《国际旅行与健康》建议前往脊灰疫区的所有旅行者充分接种脊灰疫苗。来自疫区的居民(以及为期超过四周的旅行者)应当在旅行前4周至12个月之内另外获得一剂口服脊灰疫苗或灭活脊灰疫苗接种。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召集的突发事件委员会所提建议,用来限制脊灰病毒国际传播的努力依然属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到脊灰病毒传播影响的国家要遵守临时建议。为遵守根据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布的临时建议,受到脊灰病毒影响的任何国家都应将疫情宣布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考虑对所有国际旅行者实施疫苗接种(发布时间:06/19/17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急传科
                                                      20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