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疫情动态
疫情动态
返回上一页

2016年国内外媒体疫情动态监测---第十七期

发布日期:2016-09-21浏览次数:0

                          
国内外媒体疫情信息动态监测
十七期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91-2016年915
 
   
 
粤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增逾三成 多地蚊媒密度仍较高…………………………….……1
新加坡寨卡确认283起 清理150个蚊虫滋生积水处…………………….……........1
三   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中国(2016年8月17日)……………...…………….........2 
四   河南首现输入性寨卡病例,该病毒传播风险较低……………………………………...……3
五   泰国卫生部确认至少200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5

一  粤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增逾三成 多地蚊媒密度仍较高

        中新社广州9月7日电 (蔡敏婕)广东正处于登革热高发期,目前广州、佛山、东莞、深圳和潮州均已出现本地病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部7日通报,该省多地蚊媒密度仍然较高,若不能迅速将蚊煤密度降至安全范围内,疫情持续传播风险较大。
  根据广东疫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今年广东14个地市共报告141例登革热病例,较2015年同期(107例)上升超过三成,其中,本地病例55例。广州的病例数目分布最多,为63例。
  鉴于伊蚊活动逐渐增强,与疫区相邻的其他地区发生本地疫情的风险进一步升高,广东疾控对登革热疫情关注程度为“特别关注”。
  广东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显示,8月1日至15日,该省蚊媒中高密度监测点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省共设置2104个监测点,符合防控要求的有1416个点,占67.30%;高密度有40个点,占1.90%。其中,韶关市高密度点数占该市总监测点数的10.26%。
  广东疾控称,各地应及早整治环境卫生和清理蚊虫孳生地,切断寨卡、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同时,民众应自觉对家庭定期灭蚊,降低蚊虫密度。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发布时间:09/08/16 08:54: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二 新加坡寨卡确认283起 清理150个蚊虫滋生积水处
  中新网9月8日电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寨卡疫情持续扩散,但出现减缓趋势。截至当地时间7日中午,境内感染的寨卡确诊病例总数已达283起。
  据报道,新加坡卫生部与国家环境局在每日发布的寨卡疫情文告中表示,八起新病例当中,两起与阿裕尼弯、沈氏通道、加冷大道和巴耶利峇大道疫区有关联;一起则与碧山12街的潜在病例区有关联。
  当地时间8月31日,新加坡卫生防疫人员在公共住宅区下水道喷洒驱虫药。当地时间8月31日,新加坡卫生防疫人员在公共住宅区下水道喷洒驱虫药。  其中一名新确诊病患居住在东海岸路和实乞纳(Siglap)路交界处附近的私人住宅区谊立雅台(Elite Terrace)一带,加上早前确诊的一起零星病例,该区已出现两起病例,使它成为另一个潜在病例区。其余四起新病例与目前已知疫区无关。
  此前,新加坡环境局共发现并清理150个有伊蚊的积水处,其中99个在住家发现,其余51个则是在户外场所。
  自上个月27日,阿裕尼弯出现首起境内感染寨卡病例以来,新加坡每日新增的寨卡病例维持在20至30多起的双位数。7日新增的八起病例,也是至今新病例增幅最小的一次。
  从7日起,到政府医院和综合诊疗所等公共医疗护理机构接受检验的受津贴新加坡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居住、工作或念书,只要出现受感染症状,只须支付60新元的检验费。
  选择到私人医院或私人诊所,或是私人病患到公共医疗护理机构求医,则须支付全额150新元的检验费。(发布时间:09/08/16 09:00:06 来源:新浪网)

三   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中国(2016年8月17日)#p#分页标题#e#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8月11日向世卫组织通报,新增5起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含1例死亡病例。
        发病日期在6月24日至7月29日之间,五位病人中有三位为男性。病人年龄为13岁到79岁,中位年龄为68岁(在目前报告发生的病例中,年龄区间为0岁至91岁,中位年龄为58岁)。
        五位病例中有两位报告称与活禽有过接触,或曾参与宰杀家禽。据报告,另三例病例没有与家禽接触史。报告病例出自两个省(福建和河北)和一个直辖市(北京)。据报告,河北和北京的报告病例为家庭成员。正在开展调查,在现阶段尚不能排除人与人传播。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进一步发生传播的报告。
         自2013年以来,通过《国际卫生条例》报告途径共报告发生了798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
公共卫生反应
中国政府已采取下列监测和控制措施:
加强疫情监测和情况分析;
强化一切医学治疗工作;
与公众进行风险沟通并发布信息。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多数人间病例通过接触到受到感染的家禽或污染环境而与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产生暴露,这包括活禽市场。由于该病毒在动物和环境中不断被发现,因此预计会出现更多人间病例。因曾在卫生保健工作者等人员中间报告发生过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小型聚集性病例,目前掌握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证据提示该病毒并未获得在人间出现持续性传播的能力。由此认为不太可能在社区层面进一步发生蔓延。
        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非常事件,且由于可能带来公共卫生严重影响而需得到密切监测,以确定这一病毒的变化和/或传播到人的表现情况。
世卫组织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前往已知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国家旅行的人应避免接触家禽养殖场,避免与活禽市场中的动物接触,避免进入可能宰杀家禽的场所,或避免接触看似受到家禽或其它动物粪便污染的任何表面。旅行者还应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他们应遵守良好的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习惯。
       世卫组织并不建议在入境口岸针对这一事件实施特别筛查,也不建议目前采取任何旅行或者贸易限制措施。与以往一样,对于正在面临禽流感问题的地区旅行或刚从该地区返回的个人,如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考虑作出禽流感病毒感染诊断。
       世卫组织鼓励各国继续加强流感监测,包括对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实施监测并且对任何异常情形进行认真审查,以确保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通报人感染病例,并继续开展国家卫生防范行动。(发布时间:09/08/16 09:23:02 来源:WHO)
四    河南首现输入性寨卡病例,该病毒传播风险较低
  省卫计委于9月12日在官方网站公布:河南首次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目前患者仍在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13日表示,我省已具备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能力,该病毒传播风险较低,公众无须恐慌。
        患者曾在危地马拉工作
        据省卫计委官网介绍,我省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患者张先生,今年28岁,陕西人,在郑州工作。因公务前往危地马拉工作两月余,于当地时间9月4日,出现头痛、发热(38.5℃)等情况。9月5日,张先生胸口开始出现皮疹、咽痛等症状,随后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当地时间9月6日,张先生乘飞机从危地马拉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8日抵达郑州。在口岸经入境检疫筛查时发现发热、出疹症状,初步怀疑其感染了寨卡病毒。随后,省卫计委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同步展开。
        9月12日,省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也是河南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我国大陆第23例病例。目前,患者仍在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
        孕妇尽量避免前往疫区
        据了解,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近两年,寨卡病毒进入公众视野,源自2015年5月巴西报告的本轮疫情首例病例。截至目前,寨卡病毒已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出现。
        专家们认为,寨卡病毒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也可通过母婴传播、输血传播和性传播。也有研究证实,从小头畸形死亡患儿脑部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黄学勇提醒,公众特别是已怀孕或计划怀孕的妇女,近期应尽量避免到寨卡病毒病流行或有病例报告的国家和地区旅行,如果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避免蚊虫叮咬的预防措施。
        病毒可检测、能应对
        对于我省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不少市民表示担心。对此,黄学勇表示,“经风险评估,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而且从目前来看,寨卡病毒绝大部分病例症状较为轻微,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因此公众无须恐慌。”
        他同时介绍,目前省疾控中心已具备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能力,在借鉴以往登革热疫情防控经验和国家有关防控方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有效应对寨卡病毒病疫情。
另据了解,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此种伊蚊在我国的分布仅限于海南、广东和云南的部分地区,而我省广泛分布的白纹伊蚊在传播寨卡病毒的能力和意义上弱于埃及伊蚊。
        “虽然这一病毒传播风险较低,但仍要引起高度重视,由于我省与巴西、委内瑞拉、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出现寨卡病毒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人员往来,因此不能排除再有病例输入我省的可能。”据黄学勇介绍,目前,省卫计委正组织专家开展寨卡病毒病疫情风险评估,并着手在省内建立监测哨点。同时,我省已与口岸检疫部门建立联系,合作开展输入性病例的监测和排查工作。(发布时间:09/14/16 16:24:36   来源: 河南日报)#p#分页标题#e#
五   泰国卫生部确认至少200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综合消息:泰国卫生部当地时间13日发布声明称,自今年1月以来,泰国已出现至少200例寨卡病毒确诊感染病例。这是本年度泰国卫生部首次公开确认其寨卡病毒感染人数。
         泰国卫生部发言人苏万那埃(Suwannachai Wattanayingcharoenchai)表示,“在过去三周时间内,泰国平均每周新增20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且增速稳定”。他同时表示,请公众不要惊慌,也无需因受寨卡病毒影响而取消旅行计划。泰国卫生部强调,有关部门正在蚊虫密集的地方喷洒杀虫剂,全力做好防控措施。
        路透社报道称,有泰国专家担忧因受寨卡疫情影响,泰国旅游业也恐遭波及。在泰国目前经济形势下,旅游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比重。
        泰国卫生部亦表示,泰国目前没有出现由寨卡病毒导致的新生儿小头症情况。在他们监测的30位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中,已经有6位生产,且新生儿并无异常。
        寨卡病毒对绝大多数感染者而言症状温和,但对孕妇危害巨大,会大大增加新生儿畸形风险,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等。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寨卡病毒重灾区巴西共确诊1000多例新生儿小头症,其中近200例与寨卡病毒密切相关。
        同属东南亚国家的新加坡8月27日确诊首例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例以来,目前感染人数已超过300人。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出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性接触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发布时间:09/14/16 16:21:4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急传科
                                                201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