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慢性病防制
慢性病防制
返回上一页

这几件心脏最怕的事,很多人每天都在做!快自查

发布日期:2025-10-16浏览次数:0

  预防心梗、猝死,需从预防心脏持续“掉电”开始,改掉生活中那些正偷偷侵害心脏健康的常见坏习惯,让心脏及时“充电”!记住下面这份“心跳备忘录”,帮你把“黑屏”变成“满电”。

  一、熬夜=边充电边玩手机。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容易发烫、掉电更快。人也一样:凌晨两点不睡,交感神经过度加班,心跳像打鼓,心脏累得更厉害,长期下来就是“心肌劳损”。一句话:每天23:30前睡,相当于给心脏贴了个“降温贴”。

  二、重口味=往充电口灌砂浆。对于心脏来讲,吃油盐重的饭菜,就像给手机的充电口里灌砂浆,会让手机充电慢、接触差。盐吃多了血压高,油吃多了血脂高,高血压和高血脂都会让心脏加重负累,更容易患上心脏疾病。一句话:今天开始吃饭少盐少油,等于一键“清灰”。

  三、抽烟=用打火机烧电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40倍,一口烟下去,血氧运输立刻“掉线”,心肌被迫开始“低电量模式”,只能拼命加班泵血,加倍劳累;就像手机电池被打火机烤,手机强行升温,更容易卡顿、出现bug。一句话:戒烟24小时,血液里的一氧化碳就减半,等于灭掉“打火机”,让手机恢复平稳运行。

  四、情绪爆炸=瞬间高压充电。一生气,血压噌地飙到160,心脏可受不了!这就好比5V电池突然接到12V,手机可能直接冒火花。一句话:生气前先深呼吸10秒,等于给心脏装了个“稳压器”。

  五、久坐=电池闲置在抽屉。肌肉是心脏的“充电宝”,活动肌肉能让心脏血液流动更平稳。久坐2小时,腿部血液回流少50%;这少回流的一半血液,心脏得自己硬挤,强行加重负担。就像把电池放进抽屉不用一样,慢慢电量就会“掉”得不足。一句话:设个闹钟,每小时起身走2分钟,等于用上“无线充”。

  六、忽视小症状=忽略低电警报。胸口闷2分钟、上三楼喘、夜里突然出一身汗——这是心脏在“叮咚”提示电量极度不足,如果忽略了,容易酿成大祸。一句话:只要出现“平时没有的不舒服”,立刻去医院,别等“关机”才后悔。

 

(文章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