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烟草危害
烟草危害
返回上一页

学会像风一样穿梭,也躲不过高铁站台的二手烟

发布日期:2025-10-09浏览次数:0

  不久前,广州东站因停售泡面一事引发讨论,但网友的关注点很快转向另一个问题——高铁站台吸烟现象。有人表示,相比泡面味,站台的二手烟味更让人难以忍受,建议在站台等候列车处也禁止吸烟。对此,12306工作人员回应称,车站站台多为露天环境,目前并无禁烟规定,车站通常会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及灭烟设施。

  该回应发布后迅速引发公众广泛讨论。不少人明确表态,支持在高铁站台实施全面禁烟。也有观点认为,全面禁烟执行难度较大,建议通过设置指定吸烟点或吸烟室以缓解露天环境中的吸烟问题。

  有媒体对此发表评论指出,相关回应虽看似符合法规与常理,却未能充分考虑到高铁站台环境的特殊性及公众健康的紧迫性。尽管高铁站台多处于露天状态,但其实际空间并非完全开放,加之旅客密集、流动性大,空气流通程度有限。一旦有人吸烟,产生的二手烟难以迅速扩散,导致周围旅客——特别是老人、孕妇及儿童——不得不被动吸入,对其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公共场所吸烟已远超出“个人习惯”范畴,而是一项关乎公共健康的社会议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二手烟暴露并无所谓的“安全”阈值,任何程度的接触均存在健康风险。在高铁站台推行禁烟,不仅有利于公众健康,也符合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既合理又应予以严肃对待的倡议。

  从法律法规角度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同时“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这表明,铁路部门在细化公共场所控烟管理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目前,已有部分城市对此类场景展开积极控烟探索。例如,《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禁止在“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吸烟;《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亦明确规定“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为禁烟场所。这些实践为铁路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严格管控公共场所吸烟,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推崇的文明趋势。高铁站台是否能够实现全面禁烟,也是检验社会控烟成效的重要标尺。随着公众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铁路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在充分讨论与共识凝聚的基础上,这一问题有望找到平衡多方需求的解决之道。

 

文章来源:控烟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