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抽一支烟吧?”“试试烟,才有范儿!”
当一支烟被递到面前,你是否意识到,这可能是人生健康轨迹的分水岭?
在戒烟门诊工作16年来,褚水莲医生接触过无数渴望戒烟的吸烟者。她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初接触烟草的年龄往往是在青少年时期。拒绝这支烟,不仅是拒绝尼古丁的诱惑,更是为生命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的吸烟者在20岁前首次接触烟草。“小学高年级至初高中阶段是预防吸烟的关键时期。”褚水莲介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好奇心强但对吸烟的长期危害认知不足,容易因好奇或模仿行为而尝试吸烟。青少年一旦开始吸烟,极易形成终身吸烟的陋习,对学习、生活、身体造成持续性危害。
吸烟有害健康,几乎人所共知,为什么仍有部分青少年尝试吸烟?
“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褚水莲说,青少年正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探索欲旺盛的阶段,吸烟行为在他们眼中往往带有一种神秘感,容易激发尝试欲望;家庭对青少年影响深远,家庭成员中有人吸烟的青少年吸烟概率会显著升高;同伴压力也是重要诱因,部分青少年为了融入群体,可能被动接受“递烟”行为。此外,社会文化因素同样不可小觑,尽管我国相关法规限制烟草广告,一些烟草商仍通过各种隐蔽方式宣传推销烟草;某些影视作品或社交平台将吸烟塑造成“成熟”或“时尚”的象征,也容易误导青少年。
殊不知,点上第一支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经肺部进入血液循环,10秒左右可到达大脑,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从而让人上瘾。
“让人上瘾只是烟草危害健康的第一步。”褚水莲说,吸烟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尼古丁对大脑的损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变差等,甚至可能引发学习障碍、焦虑等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专注,而吸烟的青少年因为尼古丁依赖,在没有吸烟、得不到尼古丁刺激时会出现疲倦、烦躁等戒断症状。研究发现,吸烟青少年在数学、语言类测试中得分更低,且更容易出现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
“预防胜于治疗。”褚水莲强调,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教育,帮助青少年了解烟草的危害,以科学的认知构筑拒烟理性防线,从根本上瓦解吸烟欲望,从源头阻断第一支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