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寄生虫与地方病防制
寄生虫与地方病防制
返回上一页

什么是阿米巴痢疾?

发布日期:2025-05-09浏览次数:0

  什么是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一种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与文化水平、卫生状况密切相关。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000万人发生侵袭性阿米巴病,主要为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致4-10万人死亡。在我国,阿米巴痢疾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南方地区和黑龙江等东北地区,发病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夏秋季高发。

  一种消化道传染病

  阿米巴痢疾,又名肠阿米巴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结肠壁后所引起的以痢疾症状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溶组织内阿米巴是一种单细胞原虫,生活史简单,包括包囊和滋养体两个时期。包囊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可保持感染性数日至1个月,但在干燥环境中易死亡,成熟的4核包囊为感染期。滋养体在外界数分钟就可变性死亡,分为大、小两型。小滋养体活动力弱,无明显侵袭力;大滋养体活动力强,具有侵袭力,其侵袭肠壁引起阿米巴痢疾。

  主要传播途径

  阿米巴痢疾的传染源是粪便中带包囊的病人和无症状的带虫者,尤以后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进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饮水、蔬菜或使用污染的餐具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群及男同性恋者感染率较高。

  主要症状

  阿米巴痢疾潜伏期为1周至数月不等,多数为1-2周,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排果酱样大便等症状。一般来讲,患者可以无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腹胀、腹痛和便秘等;但是,如果患者进入发作期,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腹泻症状,或者排果酱样大便等症状,一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肝脓肿等并发症。阿米巴痢疾按照病程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阿米巴痢疾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慢性阿米巴痢疾的病情迁延不愈还有可能会复发。

  治疗

  对于一般情况,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慢性患者应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及免疫力;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输液。甲硝唑为目前的首选药物,此外,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龙霉素、喹碘方、安特酰胺、氯喹等也有良好的效果,中草药鸦胆子、大蒜、白头翁也有一定的作用。以上各种药物除甲硝唑外,往往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方能获得较好效果。另外,二氯散糠酸酯也可用于治疗阿米巴原虫携带者。

  预防

  1.控制和管理好传染源,彻底治疗患者和带虫者;

  2.保护水源、食物,饮水须煮沸,不吃生菜,瓜果要洗净;

  3.搞好环境卫生和驱除有害昆虫;

  4.加强健康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与热带病防控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