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体检查出血脂高,小心慢性肾病

发布日期:2025-01-27浏览次数:0

  年轻人出现高血脂的情况可能让人感到意外,尤其是那些体重正常的人。然而,高血脂并不是只和年龄、体重有关,它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高血脂原因揭秘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脂病史,风险自然增加。
  饮食不当:快餐、糖分高的食物,这些都可能是“隐形”的血脂推手。
  缺乏运动:工作忙、少运动,身体代谢变慢,血脂自然高。
  生活习惯:抽烟、饮酒、熬夜,这些都能影响血脂水平。
  压力过大:现代生活节奏快,长期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脂代谢异常。
  二、高血脂并发症风险
  高血脂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血脂升高却并不知道或者觉得没有症状就不去治疗,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发生,因此高血脂常被称为“慢病之王”。一般情况下,长期血脂高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1. 心脑血管疾病
  血脂长期升高会导致动脉壁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壁逐渐狭窄甚至闭塞。而斑块出现破裂,可导致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也可以阻塞血流,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2.内分泌疾病
  血脂增高说明机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脂蛋白合成以及代谢过程异常,可导致机体内脂肪堆积,从而诱发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3.消化系统疾病
  长期血脂高还容易加重肝脏、胰腺的负担,导致肝脏脂肪含量增加,从而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而血脂严重升高可形成栓子,可能会阻塞胰腺毛细血管,从而诱发急性胰腺炎。
  三、高血脂与慢性肾病
  最新的研究发现,血脂升高也可能和慢性肾病有关。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与功能的慢性进展性破坏,病程超过3个月。在慢性肾病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慢性肾病3期之前,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3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进入肾衰竭期以后则进一步加重,有时可出现高血压、心衰、严重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消化道症状、贫血、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慢性肾病因其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正逐渐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超过10%的人受其影响。
  四、健康行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将高脂血症的危害降到最低,最重要的是早期预防。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控制血脂?
  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薯类、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
  规律运动: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
  戒烟和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避免对血脂产生不良影响。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监测血脂,了解自己的血脂情况,早发现,早干预。
  药物治疗:当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能有效降低血脂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在进行高脂血症的治疗时,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脂水平来决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