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偏肺病毒是什么?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属于肺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2001年,由荷兰学者首次从未知病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样本中检出。血清学研究表明其存在至少60年,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常见呼吸道病原体之一。
二、人偏肺病毒的传播和流行特点
HMPV主要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传播,密切的个人接触和触摸病毒污染的物表后再接触嘴、鼻子或眼睛也可能造成传播。一般来说,感染后潜伏期约3-5天,HMPV诱发的免疫保护较弱,反复感染常见。HMPV全年均有检出,检出率以冬季和春季最高。HMPV感染也可以引起暴发流行。
三、感染人偏肺病毒后致死率如何?
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和老年人为易感人群,常见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多引起普通感冒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鼻塞和喘息等,严重也可致支气管炎和肺炎。在有基础疾病的易感人群中,HMPV感染可导致死亡。基于2021 年《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的文章数据,1%的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相关死亡可归因于HMPV。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药物,治疗措施多为对症支持治疗。
四、我国人偏肺病毒流行态势
中国疾控中心对2009-2019年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8种病毒中,HMPV排名第8位,阳性率占比为4.1%,远低于流感病毒的28.5%。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HMPV的阳性率为2.6%,未出现明显的流行高峰。
五、如何预防人偏肺病毒?
与防控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类似,公众应保持生活规律和良好心态,人群密集环境或高风险场合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HMPV感染。
(来源:中疾控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