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返回上一页

春季谨防流行性腮腺炎

发布日期:2022-04-02浏览次数:0

      很多孩子都会一不小心中招 “大嘴巴”。我们这里说的“大嘴巴”,可不是指孩子的童言无忌、“直抒胸臆”,而是指流行性腮腺炎。
      提到“大嘴巴”,不少人还存留着儿时染病的记忆,可对于这种疾病的认知,仍然需要加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末春初是高发期,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该病好发于儿童,初期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症状,1-2 天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多数患儿10-14天恢复健康,少数患儿可出现并发症,如脑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要知道,这些并发症的危害要比流行性腮腺炎本身的危害大得多!
      因此,对于“大嘴巴”,学校教师和父母都需格外留个心眼,提高警惕,提早预防。首先,按照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程序,为孩子接种“麻腮风”(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有效措施。其次,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学校要做好晨检并完善隔离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并隔离患儿,同时对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进行消毒;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更不要到有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家里串门。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即使家长慎之又慎,还是不幸中招了怎么办?
      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居室要常通风;流质饮食,不吃酸性食物;多喝温开水,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保持口腔卫生;患儿所用的餐具要与他人分开,并定期煮沸消毒;患儿的衣、被要暴晒,脸盆、毛巾等物品要用开水洗烫。
      很多人会问,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还会得第二次吗?答案是: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这和化脓性腮腺炎是有区别的,后者无免疫性,孩子可能会反复得此病。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要区分两者,不要误以为化脓性腮腺炎就是流行性腮腺炎,认为孩子得过了,接下来就万事大吉,掉以轻心了。
      (转自:海门疾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