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毒是如何诊断的?
一般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起来作出梅毒的诊断:
(1)病史:是否有非婚性接触史,以往的输血、生育和治疗的情况怎样;(2)体检:是否有符合梅毒的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征;
(3)化验:抽血做梅毒血清学检查,检查血中有无感染梅毒的证据(梅毒抗体),或者取皮肤损害的分泌物做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看是否有梅毒螺旋体。一般需要做初筛和确认两种化验才能诊断。
2. 新生儿梅毒检测阳性是否就能诊断"胎传梅毒"?
由于新生儿可以携带从母亲获得的各种抗体,包括梅毒抗体,因此,即使新生儿梅毒血清抗体检测阳性也不能诊断�"胎传梅毒"。但新生儿携带的母体抗体可在生后6~12个月被分解代谢以致检测不到。因此,可以通过连续随访观察6个月判断婴儿是否感染梅毒。对于已正规治疗的梅毒孕妇,如新生儿RPR阳性,但未达到母亲的滴度,可每隔1月观察1次,如在6个月左右RPR滴度下降或阴转,则可排除"胎传梅毒"。对于未作正规治疗的梅毒孕妇,其新生儿均应按胎传梅毒进行必要的处理。
亦有资料介绍,对于梅毒孕妇(无论是否治疗过)所生婴儿,如出生时RPR滴度大于或等于母亲滴度的4倍,一般可诊断为"胎传梅毒"。
3. 梅毒合并HIV感染有何特点?
人体感染HIV后免疫系统受损,所以早期梅毒可以不出现皮肤损害、关节炎、骨炎等,但处于活动阶段,病程进展快,可很快从一期梅毒发展到三期梅毒,甚至出现快速进展的恶性梅毒。HIV感染还可增加早期神经梅毒的发生,并影响抗梅毒治疗的效果。可见无论是梅毒患者感染HIV,还是HIV感染者发生梅毒,都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梅毒患者或HIV感染者都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合并感染。
(信息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